“校园贷”陷阱多,“擦亮眼”拒受骗。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1浏览次数:48

“校园贷”陷阱多,“擦亮眼”拒受骗。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部分不良网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降低门槛、隐瞒资费标准、中间商采取小额回报,诱导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发生恶性治安案件。也打扰了家长、老师的正常工作。现小编搜罗了几个校园贷款被骗的案例以及分析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以下是几个校园贷款的案例:

 

   案例一:陷于不良网络的“高利贷”

   学生彭某辅导员接到上海一家公司电话,说明彭某在他们公司借款6000元,至今未还清,辅导员是她的责任人,故希望我能联系彭某。经调查:彭某确实借了6000元,主要是为了购买健身课程,后家长将欠款还清;201657日,辅导员突然接到家长电话,说孩子失踪一直没回家,电话也打不通,同时又接到两三个电话,都说彭某在他们手里借了2万元钱,要求马上归还,且态度恶劣,甚至还有人到家长的工作单位去闹事。经调查该生确实找到一个借贷公司借款14000元,借款两个星期,到期连本带息需偿还20000元,此钱除了用于偿还之前的欠款外,又购买了私教课程11800元。通过计算,目前欠款还有一万多。


   

   案例二:“小广告”借款800元利,一周息就要10%

   大三学生小杨曾有过一次难忘的借贷经历。去年12月,他迷上了一款手机游戏,为了购买装备、充游戏币,三天内他不知不觉就消费了近800元。当他取钱充饭卡时才发现银行卡里只剩100元了,此时,距父母汇生活费还有两周时间。一向好面子的小杨便想起了校门口的借贷小广告

   小杨说,对方要求他提供学信网登录截图及辅导员和家长的手机号码,签了一份类似借款的协议后,就借到了800元。一周后,小杨便开始接到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

  “借钱时没搞明白一周10个点是什么意思,他们还骗说还不上可分期还,我当时快崩溃了,哪有钱还。小杨说,此时他才弄明白,“10个点即一周利息10%,更可恶的是,第二周再不还,就会利滚利。

   “那时每天都会接到催债电话,对方还威胁,一周内再不还就打电话给辅导员和家长,找他们要钱。小杨说,受不了这种惊吓,他只好向父母老实交代,立即把钱还了。


   【调查】校园网贷,挖的“坑”不少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还有不少学生喜欢向网贷平台借钱。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校园网贷产品大致分为三类: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优分期等,部分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记者留意了几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分期购物的借贷平台,发现这些平台的借贷门槛都很低,对借款人资质审核很宽松。在某平台上借1000元,只要注册,然后在网上填写自己的身份证、校名、银行卡号、同学以及辅导员的姓名、电话即可;借款5000元以上则要求录一段视频,发一段念自己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的语音,签一份电子版合同,即可轻松搞定15.4%13.5%“e时贷发布的许多贷款期限均为1月,贷款金额从百元至千元不等,最高利率达24%。而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月利率普遍在0.6%0.72%之间,实际年化利率为13%15.6%之间

   

   【分析】超前消费 隐患重重

   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借贷以其方便快捷的方式,低息诱人的条款,迅速攻占各大高校。加之大学生强烈的新鲜感、求知欲、表现欲,超前消费的观念在大学生人群中日益渗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部分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

        “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大学校园里到处充斥着各种网络贷款平台的广告,学校道路两旁、食堂、公告栏甚至是厕所,均能看到无抵押,半小时放款”“月息1%”等带有诱惑字眼的标语。除此之外,网购市场也盯上大学生市场推出的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多款分期服务产品,并获得大学生的喜爱。而作为高校密集,大学生人数众多的东北市场,更容易得到借贷者的青睐。尽管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是大学生群体却拥有高学历、高消费需求、高信用意愿,且对于利率不敏感、法律意识淡薄,并有父母做最后的经济后盾。这些因素使得网络借贷平台纷纷瞄准大学生这一块大蛋糕。为了抢占学生客户,借贷公司设定的门槛通常较低。学生的学校、学历和家庭背景是主要审查依据,而对其借贷用途一般不作硬性规定和要求。学生不需要任何担保和资质证明,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



   面对眼花缭乱的网贷平台,学生往往由于社会经验少、没有理财概念、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陷入高利贷陷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学生闫惠童认为,网络借贷为自己带来了便利,是一种很好的消费方式。比起每次跟父母伸手要钱被追问,网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需求。也有学生表示,网络借贷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自己的消费观念、理财观念,为部分需要创业的同学提供启动资金,至于网络贷款背后的超高利率并没有注意。

    网络贷款低门槛的背后,存在冒名借贷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在看似便利的校园贷背后,往往藏着陷阱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河南某高校郑德幸以同学名义借贷了数十万元,而其中当事学生很多对借款的事竟毫不知情。郑德幸最终因无力偿还近百万元欠款以及无法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而跳楼自杀,虽然只是个别极端案例,但也暴露出目前校园贷市场存在的一些风险。